为促进两岸交流,深化两岸同胞情谊,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升公众自救互救和防灾避险能力,5月17日,重庆市红十字会组织6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为百余名台胞台属及川渝两地的30余个亲子家庭开展了一场实用性强、操作性高的急救培训。此次活动是重庆市红十字会首次面向台胞开展的专项急救培训,旨在通过生命教育深化两岸交流,让台胞在川渝生活更安心、更暖心。
专业教学 让急救“触手可及”
当有人“突发心脏骤停”时,该如何进行施救?如何取用AED?有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又该怎么办……培训现场,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主讲师资徐忠诚通过“案例讲解+实操练习”的方式,深入讲解了心肺复苏、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等急救技能,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了解并掌握急救方法。
培训现场
“现在AED设备设计得越来越人性化,操作简单,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普通人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快速上手。”在被问到AED设备是否方便易用的问题时,徐忠诚解释到。同时,他详细介绍了AED的开机、贴片电极、分析心律和电击等步骤,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员们熟悉了整个操作流程。
小学员上台操作心肺复苏术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老人、小孩出现异物卡喉的情况较常见,一不小心还有窒息的风险。”徐忠诚利用模拟道具,分别从成人、儿童两种情况演示了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强调“背部叩击法”和“腹部冲击法”的正确操作,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熟练掌握。此外,针对儿童溺水事件频发的情况,培训特别增加了儿童溺水急救的专项内容。徐忠诚还详细讲解了儿童溺水的预防措施、识别溺水迹象以及溺水后的急救方法。
急救培训 让生命教育深入人心
培训中,台胞台属和本地亲子家庭共同学习、互动交流,气氛温馨而热烈。“这次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急救技能真的是人人必备的本领!特别是亲手练习了心肺复苏术后,感觉自己在危急时刻也能挺身而出了。”“最让我惊喜的是孩子学得比大人还认真,小家伙刚刚给我说‘我会海姆立克法啦’,这种生命教育比什么都珍贵!”培训过程中,大学员和小学员们积极与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互动交流,踊跃上前参与心肺复苏、AED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救护技能示范,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不仅让他们掌握了急救技能,更让他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
认真学习的大小学员们
“虽然这是我们第一次为台胞开展急救培训,但看到大家如此热情参与,深感意义重大。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跨越两岸,让更多家庭受益,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普及。”参与培训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们介绍,未来他们将继续推动急救教育的普及,让更多人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用实际行动守护每一个生命。
掌握急救知识就是在守护每一个生命。近年来,重庆市红十字会始终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宗旨,积极推动急救培训普及,致力于让更多市民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今年,重庆市红十字会开展的“提升公众急救能力”项目成功入选重庆市15件民生实事之一,未来三年时间里,重庆市红十字会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32万人次以上,培训救护师资500名以上,在市内主要公共场所布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救护设备100处以上,培育应急救护志愿者3000人以上,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据了解,除此之外,重庆市红十字会还联合重庆市公安局开展“渝警同行·救在身边”活动,将其作为实施“提升公众急救能力”民生实事项目的具体举措之一,此次活动在2025年3月至12月期间,通过科普宣传、救护培训、培育师资三种方式,为守护包括台胞在内的人民群众和警务人员的生命安全注入红十字力量。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9月8日,重庆市轨道交通5号线幸福广场站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宣传活动。扶梯危机、气道梗阻、心搏骤停、矛盾纠纷调解、高温中暑、过度换气、低血糖应对——七大“实景挑战岛”依次展开。[详细]